新华网南宁11月3日电(记者何伟)10月31日至11月2日,以“融合、聚能、共赢”为主题的2025赤泥综合利用国际论坛在南宁举行。论坛聚焦赤泥综合利用最新技术、市场路径及投资机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有色、钢铁、环保等多个行业的5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致辞中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赤泥综合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政府、全行业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在政策引领、行业推动、创新驱动、示范带动及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他提出3点倡议:一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二是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三是探索产业耦合发展新业态。
国际铝业协会(IAI)秘书长迈尔斯·珀瑟致辞说,当前重点聚焦两大方向:一方面推动赤泥跨行业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在持续研发利用技术的同时,并行推进赤泥安全堆存与历史堆场修复工作。呼吁各方加强知识共享与全球合作,共同应对行业共同挑战。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曹志强在致辞中表示,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布局发展铝产业和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期待以本届论坛为桥梁,进一步深化交流、加强对接,助力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永忠说,2025年,中铝集团赤泥综合利用规模预计超过600万吨,赤泥综合利用率预计突破21%,占全国赤泥综合利用量的40%。“十五五”期间将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强化跨行业协同创新,强化跨界融合发展,助力铝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力拓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许峰表示,赤泥综合利用既需要技术突破,也需要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愿与各方一道,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共同探索赤泥综合利用的可行路径。
百色市市长王永超介绍了当地推动赤泥综合利用经验成效。他表示,接下来,百色将持续加大政策与创新支持,构建技术攻关机制,推动标准制定,努力打造全国赤泥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论坛期间,举办了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展览,还以“赤泥源头减量及生态修复”“赤泥中矿物提取及应用”“赤泥在建材和交通领域的应用”为主题分别举行3场专题报告。该论坛已连续召开3届,是专题研究赤泥的国际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