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山入海 通达世界——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辽阔的北部湾海域,风劲潮涌间满是奋进的脉动。
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工地上,大型机械昼夜轰鸣,江海联运“最后一公里”正加速贯通;桂黔边境乐业至望谟高速公路,建设者奋战正酣,向年底建成目标全力冲刺;云贵高原东南麓黄桶至百色铁路,在群山间穿山破岭,一条串联西部的钢铁动脉加速成型……
六载深耕,步履铿锵。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始终锚定国际门户枢纽战略定位,以交通基建为笔、实干担当为墨,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互联互通。从单点工程破壁突破到立体网络辐射延伸,从硬件设施搭建完善到运营效能迭代跃升,广西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构建起贯通中国内陆腹地、连接东盟各国、辐射全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通陆海联通动脉 织密立体交通网络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
11月6日,站在钦州市钦南区平山岛边坡远眺,百米宽的平陆运河上,疏浚船舶往来穿梭,护岸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房建工程塔吊林立……广西通江达海的壮阔实景图,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铺展。
“截至11月5日,平陆运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621.5亿元,占总投资85.5%;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约2.95亿立方米,占总量93.6%,船闸主体结构和航道工程已基本成型。”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韦敏鑫话语中满是自豪。
全长134.2公里的平陆运河2026年建成通航后,将首次实现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港直接连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跻身全国三大江海联运大通道,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港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
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建设同样捷报频传。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主体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世界最大卷扬式垂直升船机主提升机已通过出厂验收。“项目总投资50.17亿元,创新采用‘船闸+升船机’组合方案,破解高坝通航难题,2026年底将与平陆运河同步完工,届时千吨级船舶可从云南富宁港直通百色、经平陆运河出海,结束右江上游断航20年历史,为滇桂新增高效便捷出海通道。”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陆路通道建设更是多点开花、节节突破。崇左至凭祥铁路已基本完工,进入满图试运营阶段,预计年底正式运营。“项目建成通车后,南凭高铁将全线贯通运营,南宁至凭祥实现高铁直达,两地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4个多小时压缩到1个多小时,成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快速通道。”项目指挥部负责人表示,这将完善边境交通设施,提升广西与东盟互联互通水平。
桂黔边界的乐望高速正冲刺年底建成。这条全长58.78公里、桥隧比高达79.01%的线路,是大西南通往广西沿海及东盟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百色革命老区致富路。“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6.3亿元,占批复概算90.8%,一期土建工程基本完成,正推进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等二期工程。”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乐望高速指挥部工程管理部部长李增源介绍。
近年来,广西持续推动既有公路扩容改造,相继完成G72泉南高速南宁至柳州段、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加快推进G80广昆高速南宁至百色段改扩建、贵阳—北海公路(南宁至北海段)建设。目前,以G72泉南高速、G75兰海高速、G80广昆高速为主的东中西线高速公路主通道广西段全线贯通,建成与湘、黔、滇3省衔接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4条,公路网络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激活通道运营活力 释放双向开放红利
“以前出口汽车零部件,多采用公路运输加海运的方式,途中需要经过多次装卸,不仅运费高、时间长,而且有一定的损耗风险。现在柳州汽车零配件出口到印尼,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只需要十天左右,大大缩短运输时限和运输成本。”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KD车间生产运行主管牟钧的切身感受,是广西交通“建管并重、协同创新”的生动写照。
交通的便利,让产自广西的新能源汽车不断扩展海外市场版图。据了解,柳州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出口已从最初的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拓展至中南美洲、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年来,广西不仅着力建通道,更用心强运营,通过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跨境服务、推动“交通+产业”融合,让交通硬件设施转化为发展优势。
跨区域协同机制不断深化。广西与重庆、贵州携手推动以氢能重卡为核心的跨区域干线物流通道建设,今年4月已贯通并常态化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加快构建,带动氢能源上下游产业集聚。预计2027年底,“氢走廊”沿线将建成加氢站超40座,加氢量达1.2万吨。这条“氢走廊”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产业纽带——干线双向潜在货源年达22万标箱,途经重庆公路物流基地、贵州快递物流园、南宁沙井江南物流园区等,应用场景丰富,构建“绿色通道物流体系+氢能供给体系+氢能产业创新体系”,促进交通、能源与产业深度融合。
11月5日,中越边境凭祥铁路口岸,一列满载电子产品的跨境直通班列几分钟内便完成通关手续。
“自2023年6月底起,我们常态化开行中越快速通关班列,压缩报关、转关时间,实现进出口业务一站式、无纸化通关,将原来3小时办理时间压缩至3分钟。”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崇左铁路物流营业部副经理覃天舒说。今年前三季度,经凭祥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56.7万吨,同比增长92.4%;进出口货值59.4亿元,同比增长78.9%,通关效率提升带动跨境贸易增长。
目前,中越跨境铁路班列开行频次从每周5列加密至14列,运输货物涵盖电子产品、农副产品、日用品等,货物品名达412个,货源辐射国内25个省区市,跨境运输覆盖面与便捷度不断提升。
“交通+产业”深度融合,让通道从运输通道升级为经济通道。在钦州冷链物流基地内,一箱箱进口牛肉、海鲜经冷链车运往川渝地区。“这个川桂合作重点项目总投资4亿元,今年3月投用后,西南进口冷链产品从钦州港进口、铁海联运至四川,还创新‘仓运贸’一体化模式,比传统运输降低综合物流成本15%左右。”基地负责人介绍。
数据见证辐射效应: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9年3448亿元增至2024年6769亿元,增长近1倍;今年1—7月达4463亿元,同比增18%,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巩固通道引领地位 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今年年底,北部湾港有望实现千万标箱大港的目标。我们争取到2030年,实现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超6.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1600万标箱,全面实现港口能级跨越。”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周延的话语,勾勒出港口发展的长远蓝图。
按照规划,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将加快扩能升级,“十五五”期间拟投资建设42个重大泊位工程,织密优化航线和班列服务网络,推进平陆运河江海铁联运一体化、智慧化,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助力降低区域物流成本。
千万标箱大港加速成型的同时,内河航道升级也按下加速键。目前,广西正对西江航运干线进行扩能改造,将南宁(牛湾)至贵港航道等级提升至3000吨级。明年,将实现3000吨级以上船舶从南宁直达粤港澳地区,并与在建的平陆运河无缝衔接,通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及其他地区海港,形成“西江—运河—北部湾”江海联运大通道。
陆路通道建设持续发力。连接贵州黄桶与广西百色的黄百铁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加速推进。预计2028年通车后,将彻底打通西线通道,川渝黔等西南腹地货物经铁路直达北部湾港,出海铁路里程节省约120公里,运输效率显著提升。除黄百铁路外,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扩能工程——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已开工,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网络。
乐望高速建设将进一步补齐陆路短板。“待项目全线贯通后,贵州望谟到广西乐业时间将从2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贵州、重庆货物经此高速直达百色、转铁路往北部湾港,比现有线路缩短100公里。”李增源介绍,未来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乐望高速途经百色至龙邦口岸,形成“贵州—百色—龙邦口岸”快速通道。
当前,广西正加快推进与东盟交通互联互通。中越铁路互联互通项目加快推进,将崇左至凭祥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延伸至越南同登、芒街,实现中国铁路—越南铁路无缝衔接,为中越跨境贸易与人员往来提供更便捷保障。
六载春华秋实,八桂通途赋能。站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六周年节点回望,广西交通已从“追赶者”成长为“引领者”。展望未来,随着平陆运河通航、黄百铁路推进、乐望高速通车,广西将进一步巩固国际门户枢纽地位,让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黄金通道,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注入更强动能。(记者 黄远来 通讯员 黄静兰 韦胜珍)

